產品名稱 |
藍莓苗,藍莓樹苗,藍莓苗價格,藍莓苗基地 |
面向地區(qū) |
產地/廠家 |
山東 |
|
園林用途 |
其它 |
品種 |
藍莓 |
結果年限 |
3年 |
樹苗年限 |
3年 |
新奇創(chuàng)意項目 |
其它 |
級別 |
良種 |
類別 |
果蔬類 |
樹形 |
垂枝形 |
河南信陽藍莓苗盆栽根系發(fā)達成活高
1 園地選擇
藍莓栽培范圍較廣,可根據(jù)當?shù)貧夂蜻x擇適宜品種,但干旱少雪、易受霜凍的北方地區(qū)不宜發(fā)展。選擇的園地坡度不宜超過10度;土壤pH值4.0~5.5,適范圍4.3~4.8;土壤有機質含量不低于5 %;土壤疏松,通氣良好,濕潤但不積水。土壤pH值過高是限制藍莓栽培的一個重要因素,pH值過高常造成缺鐵失綠,生長不良,產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。當pH值大于5.5時就需施硫粉或硫酸鋁降低pH值。施硫粉要在定植前1年或至少定植當年進行,但施硫粉后當年一般不起作用?!?/span>
圖片】
2 園地準備
園地選好后,在定植年結合壓綠肥深翻,深度以20~25 cm為宜,深翻熟化后整地。在定植前還要對不完全符合要求的土壤進行改良,以利藍莓生長。
3 定植
藍莓春、秋栽植均可,以秋栽成活率高,春栽則宜早不宜晚。株行距,矮藍莓常用2×2 m或1.5×3 m,高叢藍莓用1.2×2 m,矮叢藍莓用0.5~1×1 m。矮藍莓白花不實,好配置高叢藍莓作授粉品種。高叢和矮叢藍莓白花結果率較高,但配置授粉樹可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。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配置比例為1∶1或1∶2。
4 土肥水管理
4.1土壤管理
藍莓根系分布較淺,而且纖細,沒有根毛,因此要求土壤疏松,通氣良好。
4.1.1清耕法 從早春至8月份都可進行清耕,入秋后清耕對其越冬不利。高叢藍莓在沙壤土上栽培常用清耕法。清耕深度以5~10 cm為宜,過深易傷害根系。
4.1.2生草法 采用行間生草,而行內用除草劑。生草法與清耕法相比,同樣有利于提高產量,并且具有保持土壤濕度、便于機械作業(yè)的優(yōu)點。
4.1.3土壤覆蓋 土壤覆蓋在藍莓生產上應用廣泛,它有增加土壤有機質、改善土壤結構、調節(jié)和保持土壤濕度、降低土壤pH值、控制雜草等多種作用。給矮叢藍莓土壤覆蓋5~10 cm鋸末,在3年內產量可提高30 %,單果重增加50 %。樹葉、稻草及其他作物秸稈也可應用,但效果不如鋸末。
4.1.4除草 在藍莓生產中,廣泛應用化學除草劑。這是因為人工除草費用高,又易傷害根系,特別是矮叢藍莓栽培,由于根狀莖串生行走,幾年后整個果園連成一片,根本無法人工除草。藍莓園常用的除草劑有敵草隆、西瑪津、氯苯氨靈、2,6二氯苯、草甘膦、百草枯等。
4.2施肥
藍莓施氮磷鉀復合肥比施單一肥料效果好;氮、磷、鉀肥三者的比例以1∶1∶1為宜;藍莓對氯敏感,不要選用氯化銨、氯化鉀等含氯肥料。方法可用溝施法,深度以10~15 cm為宜;矮叢藍莓成園后連成一片,以撒施為主。施肥在早春萌芽前進行,也可在漿果轉熟期再施1次。施肥量確定根據(jù)土壤肥力及樹體營養(yǎng)狀況而定。
4.3.灌水
藍莓根系分布淺,喜濕潤,及時灌水十分必要。藍莓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質,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,且鈉和鈣含量高,長期使用會影響藍莓的生長和產量,可在灌水時用硫酸將pH值調4.5左右再灌,但應約間隔3次灌水再灌一次酸水。
5 修剪技術
5.1高叢藍莓的修剪
5.1.1幼樹期修剪 此期以去花芽為主,目的是擴大樹冠,增加枝量,促進根系發(fā)育。定植后第二、第三年春疏除弱小枝條,第三、四年仍以擴大樹冠為主,但可適量結果。一般第三年株產應控制在1 kg以下,以壯枝結果為主。
5.1.2成齡樹修剪 此時修剪主要是控制樹高,改善光照條件,以疏枝為主,疏除過密枝、細弱枝、病蟲枝以及根蘗。根勢較開張品種疏枝時去弱留強;直立品種去中心干,開天窗,留中等枝。大枝結果佳結果樹齡為5~6年生,超過要及時回縮更新。弱小枝抹除花芽,使其轉壯。成年樹花量大,要剪去一部分花芽,一般每個壯枝留2~3個花芽。
5.2矮叢藍莓的修剪
5.2.1火剪 即在休眠期將地上部分全部燒掉,重新萌發(fā)新枝,當年形成花芽,第二年開花結果。以后每2年火剪一次,始終維持壯枝結果。
5.2.2平茬修剪 于早春萌芽前,從植株基部將地上部分平茬,全部鋸掉,鋸下的枝條保留在果園內,可起到土壤覆蓋和提高有機質的作用。
6 采收
矮叢藍莓果實成熟期比較一致,且早成熟的果實也不易脫落,可待果實全部成熟后一并采收。果實采收后,清除枯枝、落葉、石塊等雜物,裝入容器。高叢藍莓果實成熟期不一致,一般采收需要持續(xù)20~30 d,通常每星期采1次。果實鮮食時要人工采摘,用于加工可用機械采收。
藍莓為灌木,每叢應有結果枝條25~30條,第2年開花結果,但產量較小,第3年有適當?shù)漠a量,第5年進入豐產期,其壽命50年,平均單株產量3~6kg,平均單果重2g,一般每畝定植300株左右,平均產量1500~2000kg。
藍莓適應性強,喜酸性土壤,一般要求土壤pH值為4.5~5.5;土壤應松軟,有機質含量一般為8%~12%,喜濕潤,抗旱性差。其主栽品種有高叢藍莓,株高2m左右,可抵抗-25~-30℃的低溫,一般每畝定值330株;半高叢藍莓,株高1.0~1.2m,可抵抗-35~-38℃的低溫,一般每畝定植330株;矮叢藍莓,株高0.5m,可抵抗-40℃以上的低溫,一般每畝定值的500~800株,適合于寒帶栽培。藍莓育苗技術可采用根蘗繁殖、根條繁殖、扦插繁殖和組織培養(yǎng)繁殖。
藍莓在水分方面的特點可概括為抗旱、喜水、怕澇。藍莓抗旱能力強,但由于根系較淺,過度干旱會影響其生長,因此,充足的水分對藍莓是非常重要的。但水分過多,也會造成藍莓根系腐爛。若在天氣晴朗的夏季,每隔一兩天灌溉一次。
施肥原則:應充分滿足藍莓生長結實對各種營養(yǎng)元素的要求,施用有機肥,禁止使用含氯化肥和雞糞。肥科種類:常用的肥料種類有沼液肥、綠肥、餅肥、堆肥、漚肥和廄肥等有機肥。
雜草極易叢生和濫長,嚴重影響到藍莓的正常生長,又易誘發(fā)病蟲害或給病蟲害防治帶來困難(如蠐螬防治),因此,有效控制雜草成為新建藍莓園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。從建園經(jīng)驗看,采取綜合防除措施,以非化學除草為主、除草劑為輔的方法把藍莓園雜草控制在可控狀態(tài)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 ————
最近來訪記錄